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发展现状
塑料管道是一种化工材质制成的管道,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如市政排水,市政供水,建筑供冷水,建筑供热,建筑排水水,地版辐射采暖,穿线管等材质各不相同。
由于化学建材产品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性能、自重轻、生产应用能耗低、施工便捷等特点,利用化工材料制造的塑料管道被广泛的运用在工程建设、城市建设与村镇建设的过程中。
对于建筑业对塑料管材市场需求量交到下游企业来说,塑料管道在建筑及非建筑领域被广泛应用,我国与美国这两大市场将促进塑料管道市场需求。与混凝土及钢和铜管道材料,塑料本身具备性能及成本的优势,安装较为便利的特定促进市场使用量。
根据我国《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十三五"期间(2016-2020)发展建议》显示,2020年全国塑料管道产量将超1670万吨,而2016年我国塑料管道产量为1436万吨,未来5年塑料管道复合增长率约3%。
2014-2018年我国塑料管道产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根据《2019-2024年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前景规划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从2014年我国塑料管道产量1300万吨,到2018年塑料管道产量增长至1610万吨,其中塑料管道下游需求中建筑行业对塑料管道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行业产品不断替代传统管道 助推国内管道业向前发展
塑料管道由于具有区分于其他传统管道的节能环保、轻质高强、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建筑给排水、城乡给排水、城市燃气、电力和光缆护套、农业、工业等领域逐渐替代了铸铁管、镀锌钢管、水泥管等其他传统的管道,很好地解决了饮用水二次污染、化学防腐蚀等问题,并且有限地保护了地下水资源免受污染。以建筑给排水为例,塑料管道的施工工序比较简单,因为塑料管道内壁光滑不粗糙,过流能力强,在流量一定的情况下,需用的管径比传统管道的管径要小,因此使得其工程造价会低于传统管道,从而给我国的管道业带来了巨大进步。
塑料管道与传统水泥管道性能对比情况
行业产品所用新材料的更新换代步伐加快 管道加工技术得到长足进步
目前,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已经从传统管道大国向管道强国迈进,已经逐步摆脱过去管道品种单一、应用领域受限的局面。近年来,我国塑料管道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已经体现出了两种发展趋势:
一是新材料的更新换代步伐加快,高性能材料纷纷面市,不断替代传统落后的材料,如阻氧型PB复合管和PE-RT复合管可以有效解决传统PB和PE-RT单管的阻氧性差的技术难题。此外,针对一些特定的市场需求,采用一些先进的增强、增韧技术和功能化复合技术,对材料进行配方改进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如抗菌型PPR复合管道产品,抗细菌率达99.9%,抗菌效果十分显著,通过该管道输送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二是管道加工技术得到长足进步。注塑和挤出成型是塑料管道行业最主要的成型方式。为实现注塑技术“精密、节能、高效”的发展方向,注塑技术已经从最初的主要针对注射机本身的创新,延伸到工艺、模具等方面的创新,注塑机设备的升级换代也越来越快。挤出成型技术适用于几乎所有的热塑性塑料,节能化已成为挤出设备的发展方向。此外,精密挤出技术、电熔管件的布线技术也已成为行业的发展热点,今后塑料管道行业的生产自动化水平、在线检测和控制水平会越来越高。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受惠于政策支持
日前,我国有关印发《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需不断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制度,促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发展。中央财政也在积极引导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财政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定了10个试点城市,计划三年内投入102亿元以上引导地方建设试点。
据资料显示,到2020年海绵城市建设总投资将达1.2万亿,到2030年将达4.8万亿,塑料管道将会迎来新发展机遇。塑料管道市场的需求扩大以及钢增强塑料复合管道的良好替代性为钢增强塑料复合管道成套生产设备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